昆明市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普法办、开发(度假)区有关部门,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市属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昆明市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予以贯彻落实,并结合本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制定各地区、各部门的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要点)。
昆明市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2024年4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昆明市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为深入推进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宣传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实施,根据《2024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省普法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作成效的意见》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云南省“法治宣传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2024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以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和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重点,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为总抓手,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 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1. 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和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举办“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开展市县两级全战线、全覆盖培训。
2. 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充分运用各类阵地平台和各类媒体,采取各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外宣传,在对外法治交流合作、落实双边普法协作机制等过程中,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
二、 组织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
3. 加强组织推动。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作为全年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作部署,在“宪法宣传周”期间作总结。适时征集、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优秀案例。围绕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制作、征集系列短视频,纳入各级“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在昆明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集中推出。
4. 突出工作重点。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与优化营商环境、外商投资、诚信建设、知识产权、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办事意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结合“放心消费在昆明”活动,开展消费维权相关法治宣传,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防范化解风险。
三、 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措施,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5. 周密部署安排。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规划,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关于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昆明市实际适时完善“进村”“入户”“到人”工作措施。组织开展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申报和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命名工作,全面提升创建质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推动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优秀乡村法治文化作品。有序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
6. 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继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确保到2024年底每个村(社区)培养不少于6名“法律明白人”。加强“法律明白人”常态化培训,组织参加云南省“普法强基·法律明白人大课堂”,以担任“法律明白人”的村(社区)“两委”干部为重点,举办市县两级“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扩大覆盖面。精心开展专题宣传,激励广大“法律明白人”积极投身基层法治实践,充分发挥作用。
7. 持续深化专项普法宣传。贯彻落实《云南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切实提升专项普法工作成效的实施意见(2024—2025年)>的通知》(云司通〔2024〕26号)要求,加强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青壮年法治教育,大力宣传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农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托州(市)报纸、电视台、网站,县(市、区)融媒体中心以及政法系统政务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开设“普法强基在行动”专题,根据群众需求精准推送普法内容,加大专项普法宣传力度。
四、 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8. 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为总抓手,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地见效。重点围绕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民等群体,分层分类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引导全体公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9. 注重运用法治文化的力量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用好市内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强化保护宣传和运用。运用多种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指导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
10. 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等主题宣传活动。以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组织2024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普及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情报法、密码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和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5月份开展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
11.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聚焦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广泛宣传与禁毒防艾、扫黑除恶、防范电信诈骗、个人信息保护、“扫黄打非”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聚焦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广泛宣传与经济生活、婚姻家庭、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消费权益保护、退役军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击假冒伪劣等民生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及《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等新颁布新修订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学习宣传。
12.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按照《云南省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和《昆明市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安排和工作要求,分级分类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抓好领导干部学法学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法、领导干部述法等相关工作。
13. 持续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促进昆明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在学生开学、放假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未成年人控辍保学、预防早婚早育等政策规定的宣传。持续深化“法律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压实法治副校长责任,及时对乡镇中小学师生及不良行为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开展训导、教育、引导。
14. 推进民族地区普法宣传教育。坚持以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学习宣传为重点,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活动,加大对民族地区法治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少数民族法治文化创作。
1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宣传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5·22”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着重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宣传和贯彻落实,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切实增强依法保护高原湖泊的意识和能力。
16. 推动对外法治宣传开新篇。结合涉外法律服务、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涉外法治工作,开展“法治宣传边关行”主题活动,加强对“走出去”的我国公民、企业的法治宣传,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边境管控、反恐反邪、反走私反电诈、反黄赌毒拐、国防动员等相关法治宣传,持续强化边境地区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在华来华外国公民、组织的守法引导,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
五、 营造浓厚氛围
17. 建强用好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建设,提升资源库建管用能力水平,持续完善系统功能,丰富入库内容,拓展供给模式。利用各类平台、渠道加强对本级及上级资源库的宣传推广,全力提升群众知晓率、使用率、满意率。
18. 加强优质普法产品供给。拓展普法产品来源和途径,鼓励各地各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制作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的法治宣传产品,通过作品征集、内容创作比赛等形式不断优化普法产品供给。组织参加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持续打造“普法进行时”和“法治昆明”本地普法栏目品牌,鼓励各县(市)区建强用好本地普法栏目品牌。
19. 强化全媒体宣传力度。压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各级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在重要位置、重要时段刊载播放法治宣传公益广告,全年法治类公益广告数量不低于刊播公益广告总量的1/10,加大公益广告、海报推送频次,形成全媒体、立体化、集群式新媒体传播态势。深化“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好各级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作用,加强与新媒体联动,常态化征集发布普法宣传内容,进一步提升昆明法治宣传线上阵地的影响力。
20. 营造浓厚社会宣传氛围。在城区主要路段、商业街区、人行天桥、建筑围挡、文化广场、娱乐场所、农贸市场和机关、社区、学校、医院、窗口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张贴悬挂法治宣传标语、公益广告,视情设置固定法治宣传栏。充分利用公共场所LED大屏、电子显示屏等制作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落实“村有法治宣传设施、组有法治宣传标语标识”要求,用好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大喇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载体常态化开展普法。
六、 狠抓工作落实
21. 推动政法机关在守法普法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推动政法机关牢固树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是最好普法的理念,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办案程序中。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案事件,大力开展以案释法明理。
22. 选树、推广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八五”普法工作联系点的作用,加强经验交流。选树、推广典型,根据省司法厅统一部署做好年度“百佳十优法律明白人”推荐工作,做好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活动宣传推广等后续工作。
23. 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行年度普法责任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开展2024年市级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履职报告评议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普法产品、阵地和活动的管理。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