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昆明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昆明市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3年昆明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司法局、普法办,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市属各企事业单位普法责任部门:
现将《2023年昆明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昆明市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2023年3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3年昆明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五"普法规划中期检查评估之年。 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要 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锚定"三下降一扭转"(刑事发案率、信访总量、命案数同比明显下降,扭转恶性命案高发多发态势)目标,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总抓手,深入实 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努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质量开新局。
一、 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推动守法普法工作开新局
1. 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 全民法治观念。 自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普法与依法治理工 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 夫,深入开展全社会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推动全市普法队伍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 做到"两个维护"。
2.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始终坚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发挥各类普法阵地和平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络,着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道路。
3. 深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干 部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的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深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促进国家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二 、以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总抓手,推进普法工作强基础、补短板、提质效
4. 深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行普法 责任“三单一书”制度。建立年度普法责任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制 定《昆明市2023年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确保各项 重要措施落到实处。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宣传与优化营商环境、外商投资、诚信建设、知识产权、商事仲裁、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聚焦加快打造高效能治理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昆明样板的目标任务,广泛宣传与禁毒防艾、扫黑除恶、反邪教、反拐卖人口、 防性侵害、打击假冒伪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 传染病防治、消防应急、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强边固防、统 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聚焦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广泛宣传与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药品管理、消费权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退役军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民生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
5. 建立各级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加大优质普法产品创作供给。加强"以案释法"力度,制播《普法进行时》节目52期、《法治昆明》节目52期。组织参加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 集、云南省第四届法治"三微"大赛活动。推动形成一批富有法治 内涵、体现时代特色、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法公益广告、 海报、微电影、微视频等优质法治宣传产品,到2023年底"普法 产品库"资源基本满足各级使用需求,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浸润度和穿透力。
6. 建立普法志愿者招募和服务工作机制,组建普法志愿者队 伍。 进一步发挥各级“八五"普法讲师团作用,组织开展全市"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组织普法讲师团开展"公益普法行"乡村行、校园行、边关行、企业行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基层依法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培训不少于8课时,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至 少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
7. 推动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建设,探索阵地作用发挥的新路径。 建设"乡镇(街道)法治文化阵地省级示范项目”10个、"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文化场所示范点”9个。加强对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指导、督导,探索阵地作用发挥的新路径,提高 各级法治文化阵地的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使法治文化阵地从有 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申报。
8.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普法宣传新格局,统筹开展社会宣传和 媒体宣传。 用好农村应急广播系统(乡村大喇叭)、新时代文明 实践中心(站、所)等平台载体,做到村村有法治宣传设施、村 村见法治宣传标语。加强普法网络、新媒体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深化“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好"昆明司法行政”等微信公众号的作用,加强与“掌上春城”、"无线昆明”等新媒体联动,推进网络普法矩阵建设,进一步提升昆明法治宣传线上阵地的影响力。
三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9.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重要署名文章精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青少年、网民等重点群体,依托学校、社区、媒体等重点阵地,进一步深化宪法宣誓、宪法纪念、国家象征与标志等制度的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宪法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10. 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 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提供优质多样的民法典宣传产品,持续制作推送《普法进行时》、《法治昆明》、掌上春城民法典系列解读等“以案释法”节目栏目、普法教育动画片、漫画,通过法治主题公园、广场、长廊、各级各类媒体、网络等宣传阵地,推进民法典走到 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11.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实际行动助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12. 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适应统筹安全和发展需要,认真组织开展“4 · 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普及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13. 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宣传教育。 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 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结合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在“七一 ”前后,集中组织开展党内法规宣传教育。
四、 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14. 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制定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纲要和测评指标,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工作,以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及其他重要法律法规为主题,组织好“3 · 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3 ·22"世界水日、"4 · 15”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 ·22”世界地球日、"5 · 12"全国防灾减灾 日、"5 ·22"生物多样性日、"6 ·5"世界环境日、"6 ·26"国际禁毒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 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 网 络安全法等法 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开展《行政处罚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工会法》、《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新颁布新修订法律法规条例的学习宣传,广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的宣传,组织开 展学法在线答题活动。促使全民普法目标从"普及法律常识"向 “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转变。
15.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深化"学校法治宣传教育月”"检校共建、法护成长”"法律进校园”等校园普法活动,加强中小学教职员工法治教育,推进全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100%配备。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家庭 教育促进法》宣传教育,强化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统筹利用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发挥好阵地作用,组织模拟法庭、法治成人礼等活动,推动青少年通过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升法律素养、增强守法意识。
16. 常态化开展边境地区、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持续深化“法治宣传固边防""普法强基 · 法治宣传边关行""普法强基固边关 · 法治强边"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组织参与“边防普法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全省边境地区法治宣传品牌案例”评选。培育民族普法工作队伍,强化"五用工作法"运用,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和《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学习宣传为重点,结合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突出的违法犯罪问题,组织开展“双语普法”。
17. 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动员各地积极参与“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申报活动,把示范创建过程变为全面提升全民守法普法整体工作水平的过程,广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示范创建。继续推进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开展2023年度“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 区)"复核。加强联系点作用发挥,督促、指导市级“八五”普法工作联系点积极探索创新。
五 、以“八五”中期检查评估为契机,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地见效
18. 组织开展“八五”普法中期检查评估。 制定“八五”普法中 期检查评估方案,明确评估标准和相关工作规范,通过开展评估 全面了解掌握规划在各地、各部门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成果宣传,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