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治工作 | 法律服务 | 政务服务
传承拓展法治为民“盘龙经验” 让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形”到“有效”
字号:[ ]    
浏览次数:6    
作者:    信息来源:昆明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2-15 19:08

专业、完善、优质、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一环。法律援助服务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体现司法为民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盘龙区司法局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主动创新作为,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在践行人性化法律援助关怀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7年5月,司法部发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残疾人法律援助“四个无障碍”的“盘龙经验”,即“设施无障碍、交流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程序无障碍”。多年来,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先后被司法部、云南省司法厅授予集体一等功、集体二等功各一次,并获得了“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案件由40余件增长到了3000余件,参与的律师由5、6人增加到了500多人,但仍然保持着“服务事项‘零积压’、案件质量‘零投诉’”的优异成绩。

1

一、 服务平台增加,探索建立行业性服务平台

2017年,盘龙区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受到了云南省司法厅发文表彰。在此基础上,盘龙区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主动创新,近年来先后在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残联、区妇联、区总工会成立了专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区退役军人局、区市场监管局和区人社局成立了全省首家“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站”“知识产权公共法律服务(维权)站”“劳动仲裁公共法律服务站”及“昆明监狱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每年累计提供法律咨询及指引服务2000余人次,为退役军人、中小企业、困难职工、农民工及服刑人员等群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2020年9月,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援助13年的何某某杀人案被改判无罪,并帮助服刑26年零5个月的受援人何某某申请获得485万元的国家赔偿。2022年1月,盘龙区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盘龙区热线电话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服务项目”,依托“昆明监狱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昆明监狱、盘龙区第一看守所、盘龙区第二看守所的近4000余名服刑人员、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及法治宣传服务,帮助增强其学法意识及认罪悔罪意识,使教育改造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2

二、 加强队伍建设,凝心聚力打造专业团队

法律援助的具体实施,离不开背后的法律援助志愿团队,而法律援助的质量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团队的质量。为此,盘龙区司法局始终致力于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奉献精神高、综合素质过硬的法律援助队伍。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盘龙区司法局已组建起了一支约500人的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力量的法律援助志愿团队,成为盘龙区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凝聚团队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团队人员参与法律援助事业的获得感、荣誉感,盘龙区司法局创新性地将线上讲课平台和“云南掌上12348”服务平台相结合,开设“盘援云课堂”线上直播课,定期邀请大学教授、知名律师、资深仲裁员等为法援律师开展知识技能培训。“盘援云课堂”自2020年上线以来,已开展各类培训27场次,累计观看数达2.5万余人次,成为盘龙区传播法律援助知识、培养法律援助人才的新平台。

同时,盘龙区司法局通过开展“我与法援共成长”“法律援助技能之我见”“我与法律援助故事”等征文活动,积极将优秀稿件报送至省、市相关媒体,并定期挑选优秀法援案例报送、推荐至司法部、电视台,或以拍摄成微电影、宣传片等方式,充分肯定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付出和成果。

三、 扩大服务对象,人性关怀实现“应援尽援”

3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施行前,盘龙区司法局就超前开设了“农民工、老年人、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军人军属”五类人群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其提供优先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的“三优先”法律援助服务,并将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居民也纳入到法律援助服务的覆盖范围。同时,盘龙区司法局通过积极探索流程更简便、审批更高效、援助更及时的服务模式,成功将法律援助审批时限由法定的7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其中绝大部分案件能在申请当日完成审批,审批时限压缩率达70%以上。

近年来,盘龙区司法局传承拓展“盘龙经验”真心关爱、热情服务、全力援助、高效便捷的服务宗旨,力破服务障碍和堵点,不断推出更丰富、更包容的法律援助服务产品,在大力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2022年7月,盘龙区司法局编订推出《盘龙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名目(2022年版)》,包含法律援助、公证、律师、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事务等48项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成为辖区群众了解、寻找公共法律服务最全的“集锦”和“指南”。

此外,盘龙区司法局还组织举办全省首个法律援助律师手语培训班,教授法律援助工作者基本的国家通用手语,为听障人士与法援律师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翻译、编印、发放了一批《盘龙区法律援助常识盲文版宣传手册》,载明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打通视障人士找寻、申请法律援助的通道。

四、 拓展服务方式,科技赋能让服务提质增效

为给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近年来,盘龙区司法局还大力推进法援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5

2006年,盘龙区司法局自行建设了云南首个法律援助案件管理系统;2018年,全线使用“云南省智慧法援平台”,不到一年就取得了全区法律援助案件录入率100%、咨询录入率超过90%的成绩,大大降低了案件脱管及数据流失的风险。在此基础上,盘龙区司法局还相继推出了盘龙区“律师值班系统”“律师承办助手”及“一键扫码结案系统”,辅助完成律师值班报名、排班通知、签到登记及归档结案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工作效率显著提升。2022年4月,盘龙区司法局进一步启用了“政法协同办案平台”,目前已通过该平台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52件,占全区法律援助(帮助)案件的77.9%,推广使用成效明显。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有效覆盖范围,2018年盘龙区司法局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首个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小程序——“盘龙区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卡”,为群众提供身边的“智能+人工”双服务。目前,该小程序的关注人数已达10089人,累计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服务11950人次。加之安装在全区各街道、社区及法律服务需求较大的高等院校、部队等单位的198台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目前盘龙区司法局已成功构建起“7×24小时”的“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能够将专业、完善、优质、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及时、精准地送到最需要的群众身边。

今后,盘龙区司法局将继续传承好、发扬好“盘龙经验”,不懈追求更优质法律援助服务,践行人性化法律援助关怀,推动盘龙法援事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