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治工作 | 法律服务 | 政务服务
练就监督提醒“婆婆嘴”,下好日常监督“先手棋”
字号:[ ]    
浏览次数:17    
作者:司法局管理员1    信息来源:昆明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1-20 16:19

近年来,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强化日常监督工作的同时,前移监督关口,以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为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在日常监督中“伸长耳朵”“瞪大眼睛”,练就“婆婆嘴”,下好“先手棋”,做到早提醒常提醒勤警醒,早预防常敲钟勤扯袖。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预警“亮黄牌”,及时谈话提醒,做到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问题。有效构筑抓早抓小,防病于未然,廉洁履职第一道防线,推动驻在单位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做深做实派驻监督职能职责。

紧扣职责,经常提醒。认真贯彻《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始终把监督作为基本职责、第一要务。纪检监察组负责人经常与驻在单位党委书记就政治生态、作风建设、廉洁风险等情况交换意见,经常与班子成员交心沟通。通过参加驻在单位党委会议、参与研究重大工作等方式,听取有关情况反映和意见建议,及时了解掌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重一大”、选人用人、廉政风险等方面的情况,把握监督单位总体情况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监督建议,做到经常性提醒,无病常“把脉”、警钟长鸣,防范化解风险隐患。2022年以来共参加局党委会议19次,中心组学习8次、民主生活会3次、讲授专题廉政党课2次、谈心谈话30余次,做到既用监督加压,又用信任加力,促进主体责和监督责任贯通协调,支持督促市司法局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紧盯关键,精准提醒。紧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突出找准监督靶向做好监督提醒。结合驻在单位实际,对法律服务、行政复议、司法鉴定、公证、人财物管理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从议事决策、权力运行、制度机制、工作流程、岗位履职、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责任提醒。梳理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以问题为导向,做到提醒到位,一针见血,督促教育党员干部遵守纪律规矩,时时处处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住自律关,抵住腐蚀诱惑,绷紧党纪法规‘警戒线’,拧紧完善制度、强化内部监督的‘保险栓’。2022年,通过党委会会前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10场次、受教育1062人次。分3批对20名新调整科级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新的岗位上带好头、做表率。

聚焦节点,及时提醒。紧扣重大节假日、重要工作时间节点等关键时段,提前预警提醒,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坚持在节假日前夕向驻在单位发出节日纪律作风建设工作通知,推动驻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把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利用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多种形式向驻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发出《节日廉洁提醒》,既向干部职工送上节日的慰问和祝福,又敲响节日廉洁警钟,绷紧廉洁自律之弦,充分体现监督执纪的温度和力度,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确保节日风清气正。聚焦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关键节点,扛起监督责任,开展警示教育,对易发问题环节进行廉政风险提示,将精准监督贯彻“法考”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履职尽责意识,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不断提升考试实施的管理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监督治理质效。

发现问题,警示提醒。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将教育提醒融入日常监督,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提前打好“预防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充分发挥挺纪在前的“预警”作用。2022年,纪检监察组向驻在单位党委制发纪律检查建议2份、工作提示等文件20余份,推动建章立制21项。针对监督对象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的出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及早纠正,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病灶”,防止“小问题”变成“顽瘴痼疾”。2022年以来共开展约谈3轮12人次,达到治小病于未萌,实现“防冶未病”的效果。